「古老福音~整全使命」文章系列 ~ 09
緊接着巴別塔的「亂局」,「上帝的故事」的敘事者將注意力一轉,上主在萬人中選了亞伯蘭,讓他成為萬國之父(亞伯拉罕),並從他的血脈裡,展開了一個特選的國族。
這是第三幕-「以色列」。
《創世記》十一章下半部,一系列族譜為亞伯蘭的出場鋪路,聽眾聽見亞伯蘭的父親,率領家人離開故鄉吾耳,前赴迦南,卻死於半途之中。接着注意力轉到他的兒子亞伯蘭身上:耶和華上主要與他立約!讓我們參看兩段重要的節錄: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於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2-3
『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創世記》15:5
有聖經學者指出,上面的描述,其實正是回響(echo)着之前『生養眾多,遍滿了地』的訓令,再者,「萬族都要因你得福」,這個不單是應許,更是指向由亞伯拉罕所出的整個群族,肩負着上主與萬國萬族之間的中介身份和召命,甚至可以說,實為「祭司」角色的前奏。上主向亞伯拉罕的呼召,其實同樣承繼着上帝對人類一貫的心意,只是,這一次是要選出一人,以至一族,作為示範。
祂在萬人中選了亞伯蘭,讓他成為萬國之父(亞伯拉罕),再由他的血眽中,選了那個與他祖父一樣,經常自把自為的雅各,從其身上發展出整個以色列民族。
(…立約…Howard Snyder)
這個民族被選上,也不只是為他們自己的福祉,而是要他們作為上主耶和華在人間的示範代表,要反映耶和華在人間作王時是會如何模樣。
當子民尚在曠野時,他們這個示範及中介身份,上主就已經向他們說明:
《出埃及記》19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奈的曠野。 2 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奈的曠野,就在那裡的山下安營。 3 摩西到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 4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5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做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6 你們要歸我做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此處經文記述,再度提醒以色列民族,這個祭司國度的身份及職事,直接與人類本來的召命,以至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其實息息相關。子民在天地眾生萬族中肩負皇家祭司的身份,在生活各種領域中彰顯上帝,帶來祝福平安(Shalom),同時又要將萬民眾生帶到上主面前。
以色列民族先帶着被選上的子民身份,再有律法及各種制度,讓他們具體地活出這個身份。那些律法、做法及制度,今日看來相當煩瑣、與現代生活又不太有共鳴,卻反映着當日在他們身處以農牧業經濟為主、宗教及文化多元並存、具體暴力及制度暴力都是理所當然的大環境下,上主與人類、人類社群不同階層之間、以至人與大地萬物之間的應有的互動關係,在上主耶和華作王之下,是應該怎麼樣。
以當日萬國中間的情況而言,以色列人的宗教、生活、情操、價值、關係,如何耕種維生、對待家畜野獸、如何善待寄居者,甚至如何進行戰爭,等等,一一都實在地顛覆他們一貫的信念,超越他們的想像。當其他外族萬民看到以色列民這樣生活,理應是看見上主耶和華在他們中間作王的事實。
(…部份律法的要求為例…)
(…安息的要求為例…)
(…Shalom整全安康的意思…)
以色列由出埃及,到進入迦南,經歷士師時代,王國時期,一直就在這條特殊也絕不容易的路上,不斷反反覆覆。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