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福音~整全使命」文章系列 ~ 13
路加福音 8章中「撒種」比喻,挑戰聽眾是否明白上主的心腸,與「道成肉身」息息相關。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宣告着創造天地的至高上主,如今已成為人類中一員,並建立起「上主帳幕在人間」,彷如昔日耶和華在會幕及聖殿裡,與子民同在,榮光充滿其中。如今上主同在再度重臨,不再離開,也不被建築物規限,卻是有形有體地在耶穌基督身上展現出來。我們也奉主親自差遣,效法主「成為肉身」「住在世人中間」,在所在之時空中,彰顯上主帳幕(同在)在人間。
但這「道成肉身」的國度,遠超過當代今世人們的期待和想像。
8章中的「撒種」比喻,表明耶穌投放大部時間精力在那群被社會排斥的人中間,於當時人們看來是浪費﹑是不務正業,與他們的期望大相逕庭;但這卻是上帝國彰顯的方式,成果也將要是超乎想像的巨大。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更標示着,即使聽得明白﹑看得懂,上主的要求卻不要只停在聆聽明白,更要生活更新變化,關係復和。
14章中的「大筵席」比喻,進一步說明「上主帳幕在人間」,正是要打破世人自設的重重藩籬﹑分享筵席(The Shared Table):各等不受歡迎接納﹑社會上低下無名譽﹑被視為有罪不潔﹑處處受辱﹑也無力回報之人,蒙上主接待,重拾尊嚴,不再蒙羞。
路加福音 14章中的「大筵席比喻」,展示着耶穌「道成肉身」其中一個重要意義-打破藩籬﹑分享筵席。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乃番天覆地的宣告:至高的上帝﹑創造天地的主,如今卻成為人類中一員,並立起帳幕在人間,彷如昔日上主耶和華透過會幕及聖殿,與子民同在,榮光充滿其中。上主的同在再度重臨,不再離開,但不被建築物所規限,卻是有形有體地在耶穌基督身上展現出來。而「住在我們中間」一句,更演繹着” moved into the neighborhood” 「搬進了我們的社區」的現代意味。
對耶穌而言,他「搬進」的「neighborhood」,是一個貧窮極度懸殊﹑階級分明﹑「名譽」與「羞辱」(Honour and Shame)的互惠及競賽文化主導各種關係﹑「潔淨」與「不潔」的藩籬重重的社會環境。
在這種文化及社會形態下,當日聆聽「大筵席比喻」的聽眾,一定能夠意會,獲邀赴筵的賓客,在提出各種明顯荒謬的推辭藉口時,其實是合謀羞辱那位身份顯赫的精英主家。筵席主人的憤怒一方面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他的最終回應卻令聽眾震驚:「分享筵席」(The Shared Table)
家主開放家門,接待各等不受歡迎接納﹑甚至社會上受辱﹑被視為不潔﹑也無從無力回報之人,進入他的大宅,享受豐筵美酒,並使他們重拾尊嚴,不再蒙羞。家主及至其家族上下,卻走上不歸路,從此蒙羞。那些貧苦被拒及普遍認為不潔的人,將成為他的新同儕! 彷如當耶穌同時代人們,今日世人都抱持着深受各式思維主導影響,觀看世界營役生活,看不到聽不見上主呼聲,甚至信徒也無法免疫。『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究竟我們今天,能否較正「頻道」,聽得明看得懂上主的心腸?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