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0
(本文是筆者在中文基督徒平台信仰百川,所發表的『這是天父世界』系列的第一篇)
早陣子有不少友人在網上從不同途徑上載了紀錄片MIDWAY的預告片段(詳情可參看MidwayFilm.com 及 MidwayJourney.com),相信看過的朋友都會被其中一些畫面的情景所震撼,慨嘆我們今日所面對的環境破壞是何等嚴重和荒謬。
其實,大家對環境議題都不會陌生,值得關注的亦離大家不遙遠。單以香港為例,已經可以列出一長長清單:源自本地交通以及北方工業的嚴重空氣污染;因現有堆填區飽和而引發如何有效處理都市廢物的爭議;機場擴建及各種大型填海造地計劃危害海岸及近海野生動物的棲息境域及生態完整;大埔龍尾泥灘、新界東北鄉郊及農地、海下大浪西等各郊野公園包圍的「不包括土地」、大嶼山郊野公園等地自然棲息境域的存留與保育;甚至本地農業及本土食物供應,等等。以上種種都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
又或許再「貼近」一點,坊間「環保」、「綠色」概念都相當流行,大家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有人會覺得「環保」是大勢所趨;有人會因為做到一點點循環回收 (Recycling)、改用了低耗能燈泡,就有點自我感覺良好(feel good);不過,許多人都覺得,認真實行起來也相當麻煩、昂貴、不方便。也有人會覺得環境問題實在太大太多了,自己不過一介小民(small potato),單憑小數人力量,根本改變不了甚麼,甚至,有許多商家,只不過是用「環保」「綠色」為理由,從自己口袋裡多賺一筆。
對於基督徒,除了可能有以上一些普遍的反應外,為數不少更會認為:「『環保』?自然保育?這些都只是屬世物質的關注,我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傳福音拯救靈魂!」「莫非聖經不是說這個世界只會一直衰敗下去,最終被烈火毀滅嗎?為何還要浪費心神去保護呢?」
聖經確實沒有白紙黑字吩咐信徒「要環保」,但以下宣稱可能會令眾位驚訝:基督徒的信仰及屬靈生命,肯定與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淡水資源枯竭、大量生物物種滅絕、或專業一點地說「生物多樣化的突然損失」(Sudden Loss of Biodiversity)…、及可持續生活方式(sustainable living),是息息相關的!
小弟會在這個專欄中,從聖經、神學、歷史及實踐等範疇,探討基督徒在這個廣泛並當前十分重要的課題上的角色及回應。
不過,要首先澄清,基督信仰在這方面所堅信所強調的,並非「環保」,而是「關愛受造世界」Creation Care。有人或會認為這只不過是咬文嚼字,充其量只是將「環保」這個合潮流的玩意加上基督教的「洗禮」,或者將基督教「綠化」罷了。
基督信仰裡的 Creation Care「關愛受造世界」與坊間通俗所指的「環保」似乎雷同,其實在定位、本質、原因、及目標上,都有很大分別。
首先,「環保」中的環境 Environment 一詞本身是指環繞自己四周的事物,是「我」或「我們」人類在核心,出發點也是「我」自己或充其量人類本身,Creation Care 卻不是以「我」或人在核心,卻指出這其實是受造世界,直接間接都指向一位造物者,而這位創造主—上帝—才是這種關注和關懷的核心原因。
基督信仰在這課題上還有許多教導,且容後一一說明。當下,一定有人問:「既然如此要緊,那應如何開始實踐?」對基督徒來說,關愛受造世界的第一步,是由認識我們身處居住的地區開始。今日我們這些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繁忙,特別是小弟居住的北美地區,人們大部是經常都是「車出車入」,沒有太多人會在意地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和城市漫步,同時認真地觀察認識四周的地理面貌、樹木植物動物種類、獨特的生態特色(unique ecological features)等等,往往要等到去深山遠處郊遊露營,才會感覺自己身處受造世界Creation中間。其實關愛受造世界不用跑到遠處,在自己居住的城鎮地區就可以開始,如果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不足,以小弟所知,各地華人聚居的城市如香港、台北、溫哥華、多倫多、三藩市灣區等等,市政府及一些本地的保育組織都有專門導賞項目供居民參與及增加認識,大家不妨試試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