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新一輪且極為關鍵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也就是COP21),昨日(十二月一日)在巴黎正式開始,在未來兩週,接近二百個國家及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將致力為限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有約束力的協議,冀能將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控制在工業化之前紀錄的上限以外,最多攝氏二度。
很多人都疑惑:「為甚麼攝氏二度這個指標那麼重要?」另有不少人則懷疑控制升幅在攝氏二度以內是否足夠。 有專家形容這「攝氏二度」為「限速」1 – 也就是地球所能夠承受的整體安全水平 – 是用一種簡單易明的方法來表達一整套影響全球氣候、非常錯縱複雜的因素。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責委員會(IPCC)的最新報告指出,為要實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二度以內,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在2050年前,按2010年的水平,減少40至70%,到了2100年,排放水平更需要下降到接近零。2 巴黎會談召開前,各國已經提交了自願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INDCs -「國家自行確定的預期貢獻」)。專家指出,如果各國都實施各自提出的減排目標,全球平均氣溫升幅將維持在攝氏2.7度至3度之間。顯然,目前的減排目標與必須達到的,仍有一段差距,畢竟,這只是一個開端﹑一個起步,各國在巴黎會談上還要更加努力,確保我們最終能夠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二度以下。
專責委員會的報告為不同的排放可能性所引致的氣候變異後果,提供了全面的概覽。報告預設了四種可能的情況,從最為惡劣的「一切照舊」(意即二氧化碳濃度到2100年要比現在的水平高出四倍,導致平均溫度升幅極有可能達到攝氏3.7度至7.8度之間),到可望令全球氣溫升幅低於攝氏二度的「果敢積極的緩解策略」(Aggressive Mitigation Strategies)。報告在總結時指出,如果我們無法有效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會引致無數惡果,而這些影響的程度將視乎全球平均溫度的升幅而變化。
如果升幅超過攝氏二度,會發生什麼事?
專責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未能大幅減低,即使配以適應措施(Adaptation Measures),「到了21世紀末,氣候暖化將使全球出現嚴重、廣泛及不可逆轉的氣候變異影響的風險,推到高、甚至非常高的水平」。一般而言,原本已是乾旱的地區將變本加勵,潮濕多雨的地區則會更為潮濕,且伴隨著更極端和更長的雨季,和更強烈的颶風(颱風),風暴潮(storm surge)所導致的海浪衝擊和洪水的頻率及嚴重程度將要增加。
以全球情況而言,將有更多炎熱的日子,更多的熱浪將要出現,寒冷的日子將要減少(西北歐則有可能因為北大西洋暖流出現紊亂情況,而要面對更多更嚴寒的冬日)。陸地氣溫的升幅將超過海水溫度,北極的暖化將比全球平均水平要快得多。海面冰層的覆蓋面積將不斷萎縮和變薄,冰川將持續融化,積雪覆蓋範圍將要減小。全球海平面將上升至少25厘米,而且,如果部分南極冰蓋坍塌的話,海平面升幅將要更大。海洋酸化將會持續。
對人類社群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氣候變異將為人類健康帶來「壓倒性的負面影響」,其中包括出現更嚴重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哮喘、及例如瘧疾等透過媒介傳播的疾病;水資源短缺、洪澇等極端天氣事故,和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死亡和疾病情況將要加劇;最後,還有燃燒氫碳石化燃料所產生各種有害微粒對健康的嚴重影響。3
氣候變異將會首先打擊世界上最貧困和最受到邊緣化的群族,對他們的影響也最為嚴竣。聯合國世界糧食規劃署預測,由於降雨和氣溫模式改變,導致農產失收的風險上升,洪澇、旱災、蟲害和疾病亦同時增加,全球糧食安全將會遭受嚴重威脅。4 聯合國食物及農業組織亦預測,隨著海洋變暖和海平面上升,整體魚類數量將減少,物種消失,疾病情況加劇, 為人類帶來飢荒和生計上的嚴重挑戰。5 由於冰川和冰蓋的融化和海洋的熱膨脹引致的海平面上升,將會威脅許多低窪沿海地區和島嶼國家,包括孟加拉的大部份國土、許多太平洋島嶼,和不少主要城市,例如紐約和邁阿密,導致重大經濟損失、健康風險和環境難民的出現。
對自然界的影響
隨著氣溫的升高,一些物種將無法及時遷移到較適合的地區。四季變亂影響物種的繁殖模式,降雨模式的變異將會影響水源供應和淡水棲息地,這往往導致食物供應量下降、動植物間食物鏈的紊亂,並且疾病的衍生。現時,動植物物種的滅種速度已經比大自然在正常情況下(background rate)的滅種速率高出約1000倍;氣候變異–再輔以棲息地的喪失–將導致5%至16%的動植物物種的滅絕。6 珊瑚礁、熱帶雨林和極地生態系統將會到因為氣候變異的緣故,變得尤其脆弱;各種主要生態系統所提供的服務(ecological services)也隨之大為削弱,甚至喪失。
平均氣溫的上升,使氣候系統出現不能預測之臨界點的風險大幅提升,例如,專家已經指出,北極苔原的融化極可能導致積存在極地永久凍土中的大量甲烷被釋放進入大氣 (註:甲烷的吸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3倍以上),北大西洋暖流有逆轉的可能,其他具有調節氣候功能的類似洋流也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紊亂,更甚的是,這些現象極可能產生反饋循環,進一步加強其影響。7
對經濟的影響
每年由於氣候變異所導致的全球經濟損失,各方估計都不盡相同,但一般都認為,如果平均氣溫上升攝氏二度的話,極有可能為全球的生產總值造成每年至少達0.2%至2%的損失,假如氣溫升幅更多的話,損失也會隨之加速,受影響範圍包括保險、旅遊、運輸、衛生和基礎建設。8 《斯特恩報告》及斯特恩伯爵後續的著述證實,當下缺乏應對氣候變異行動而要付出的真實而高昂代價,遠超過人們一般認為氣候行動的價格標籤。9 相反,如果立時開始採取「積極的緩解方案」(Aggressive Mitigation Measures),以保持全球平均氣溫升幅低於攝氏二度,在本世紀內都只需花費相當於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0.04%至0.14%而已。10
小結
如果各國未能在這次氣候談判中達成有效協議,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足以保持氣溫升幅低於攝氏二度的話,將會為地球上所有生命帶來迅速、危險和深遠的影響,人類中最脆弱的社群和各種生態系統將首當其衝,承受最沉重的打擊。是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廿一輪「締約成員會議」(COP21)中的談判代表著一個獨特的機會,讓我們協力保護地球的美麗和多樣性,冀使所有人類及動植物群體都能夠蓬勃昌盛。
讓我們一起向上主祈禱,祈求祂憐憫,引領與會代表,最終能達成有效的國際協議!
註釋:
- http://www.carbonbrief.org/two-degrees-the-history-of-climate-changes-speed-limit/
- https://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5/syr/AR5_SYR_FINAL_SPM.pdf
-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66/en/
- https://www.wfp.org/Climate-Impacts-Food-Security-Nutrition
- http://www.fao.org/fishery/climatechange/en
- http://www.carbonbrief.org/climate-change-threatens-one-in-six-species-with-extinction-study-finds/
- https://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5/syr/SYR_AR5_FINAL_full.pdf
- 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5/wg2/WGIIAR5-Chap10_FINAL.pdf
- http://www.wwf.se/source.php/1169157/Stern%20Report_Exec%20Summary.pdf
- http://www.greenpeace.org.uk/newsdesk/energy/news/15-key-findings-ipcc-mitigation-report
COP21:與基督徒何干?? 系列
- COP21:與基督徒何干??
- COP21:為什麼「攝氏二度」那麼重要?
- 關注氣候挑戰的一點點神學反省
- 巴黎氣候高峰會議(COP21)的最後階段-如何祈禱?
- 巴黎氣候峰會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