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受造世界也是宣教

2020.06

(本文是為《今日華人教會》月刊邀稿而撰寫,首先於該刊2020年6月號刊載)

前言:

對於許多重視聖經的基督徒來說,無論出於如何高尚或有價值的原因,關心環境議題往往僅被視為無關信仰宏旨的關懷。然而,對關愛受造世界的倡導者來說,這是基督教宣教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果忽略了的話,福音的表達將變得不完整,尤其是在我們當前生態和氣候危機頻仍的劇變時代。在耶穌基督的主權這個大前提下,這是一個福音議題。在《今日華人教會》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筆者為這一個從華人基督徒的傳統觀點來看是極為大膽的宣稱,希望提供背後簡明並堅實的聖經神學基礎,以及在全球各地實踐這個宣道使命的具體例子,以期啟發基督徒在這方面的對話與思考﹑甚至後續行動。

《今日華人教會》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CCCOWE)出版的重要國際漢語基督教雜誌。該雙月刊的最新一期以幾乎全部篇幅,邀稿多篇,從不同向度指出關懷受造世界是基督徒的一項重要關注。這實在是史無前例之舉。


開宗明義,筆者深信,要將關愛受造世界與宣道使命的緊密關係說得清楚明白,就不能不從基督信仰的最根本―福音―開始。1 2010年第三屆世界洛桑福音會議發表的〈開普敦承諾〉(The Cape Town Commitment)強調:「……關愛受造世界是在基督主權範圍內的福音議題。」2

宣道使命的基礎來自耶穌基督的福音,故此,對福音有更整全的理解,將塑造更全面的宣道觀念及表現形態。如果福音只是信耶穌的人蒙赦罪得救、得享永生,那麼,宣教/差傳當然與叫人得救享永生以外的任何事情及關注全無關係。

然而,耶穌基督的福音的涵義應該更為廣闊,其中的核心是基督復活的歷史事件。這是基於《聖經》從創造到新創造的整體宏大事。由創造開始,緊接著人類持續背叛犯罪、上主選召子民以色列、出埃及、子民被磨練塑造及王國興起後破敗被擄的記述,再承接並和應以賽亞等眾先知「好消息」的應許,宣告完全扭轉世界的重大事件:為罪人和為世界受死的基督耶穌已經復活,今已作王掌權,祂的國度已臨到全地及人間,並且祂將再來,屆時新天新地降臨,萬有將要全面更新。

A Rocha Canada – habitat restoration project

君王耶穌既已掌權,範圍涵蓋天地萬有,而回應這重大宣告和悔改歸主的人不單罪得赦免,更肩負延續《聖經》啟示中所揭示神的一貫心意,回復人類作為上主君尊祭司的身分,重拾代表創造主治理祝福受造眾生,同時亦協助及和應受造萬有,向上主獻上敬拜的雙向職事,以言說、生活、工作以至整個人生的點滴揭示上主的全備安康(Shalom),向世界見證上主要復和萬有與更新整個受造的終極目標。3

將上述「復活的基督已經作王掌權,要使萬有更新」的好消息,放在環球政治、經濟及生態均處於極為動盪的二十一世紀時空場景裡,意義非比尋常。基督門徒奉耶穌基督的名,從改變個人及群體高消費與高污染的生活方式、倡導永續及公義的經濟模式、天然資源的永續管理及使用,及至妥善保育野生生境、捍衛那些無法為自己之生存福祉發聲的萬有眾生、為對應全球氣候危機而動員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參與相關的公共政策倡議、向不同權勢宣告真理(Speak Truth to powers)等,全都是彰顯基督主權――也是宣道的更全面及立體的意義――理所當然的具體行動之一。

這個向度並沒有輕視個人歸主這一直以來被認為的宣教重心,卻進一步指出歸主只是起點,門徒生命更是受邀參與上主一直在進行以更新整個世界的拯救工程。4 其實全球已有不少基督門徒本著類似上述的認知為基礎,在不同面向的環境保育、研究及教育工作上努力。筆者服侍的 A Rocha(葡萄牙語「磐石」之意。英語發音 Ah Raw-sha)是其中一個例子。5

A Rocha 始於一九八三年。創辦人夏里斯(Peter & Miranda Harris)夫婦原為英國(United Kingdom)聖公會利物浦(Liverpool)教區牧者,在會眾及所屬差會支持下前往葡萄牙(Portugal)南部阿爾加維(Algarve)地區成立首個基督徒自然保育野地研究中心,以當地享負盛名、又備受威脅的候鳥生境及相關生態作為主要的研究和監察對象,同時著力培育與當地居民及其他持分者的良好關係,作為另類宣道工作的試驗平臺。默默耕耘多年,不但受當地居民歡迎,研究工作的初步成果在該國境內受注視,國際訪客也將親身所見所聞陸續帶返所屬國家分享,並相繼在黎巴嫩(Lebanon)、肯亞(Kenya)、法國(France)、加拿大(Canada)及英國的當地志願者主導下,以葡萄牙首個研究中心所展示、包括基督信仰在內的價值觀為楷模,開始不同類型的生態保育項目。

A Rocha Canada – Shorekeepers training
A Rocha Portugal – Migratory Bird Monitoring European Storm-petrel – photo by Andrew Shepherd
A Rocha Ghana – Atewa Forest Campaign – Photo by Jeremy Lindsell

至今 A Rocha 已發展至全球二十個國家,以不同規模和獨立運作的所在國團隊為主導,展開推廣形式及內容均極為多樣化的保育工作:由黎巴嫩候鳥棲息濕地的復原工作、東非肯亞海岸及西非加納(Ghana)熱帶雨林的保護、加拿大西岸鮭魚生境並相關河域的監察,到在英國倫敦(London)西郊動員多元宗教社區,將荒棄成非法垃圾棄置場的大片土地復修,成為地區郊野公園。

A Rocha Kenya – Learning how to survey rockpools at Watamu Marine National Park – photo by Bob Sluka

A Rocha 的工作主要以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為焦點,同時照顧人類社群的情況。位處肯亞海岸的野地中心過去十多年與研究工作同步之際,也發展生態旅遊計劃,協助當地村民一方面努力維護及復修所在的雨林生境,另一方面可賺取學童的中、小學學費;烏干達(Uganda)的團隊在首府貧民區設計並推廣廉宜高效的食水過濾系統,以生態友善的方法改善衛生環境,同時減少為木炭砍伐林木;南印度(India)的團隊經多年研究實驗,開發了廉價高效及生態友善的方法,解決野生大象與貧困農民之間長久因農地而生的衝突。

基督徒的參與並非要憑人力改變甚至拯救世界。A Rocha團隊深信,世界最終真正得改變、蒙拯救的盼望全在於耶穌基督。當下我們長期投入在一個地區的努力,不論是維護修復生境、監察生態狀況或教育孩童,其實都是作為門徒被呼召在世界裡展現忠信的同在(Faithful Presence),就是神透過門徒微不足道的服侍、付出,甚至犧牲,彰顯祂在包括人類在內的受造世界裡,「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的同在。6

其實,A Rocha 只不過是在這方面稍具跨國規模的例子而已。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美國奧沙堡環境研究中心(Au Sabl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U.S.A.)在環境科學教育及實踐上造就了不少年輕基督徒學生。7 菲律賓(Philippines)東岸的育礁護生命(Reefs for Life)事工團隊過去十多年來,協助社區居民保護及修復當地備受破壞的珊瑚礁,護養重要生境,同時採納可持續的捕魚方式,改善居民生計,邁向脫貧,重整社區,更因此堅固了海岸的防災堅韌能力。8 近年有較傳統的國際差會開始思量如何在其整體事工及訓練中結合關愛受造世界的理念及具體事工項目。可以說,這重要並緊貼時代形勢的宣道領域才剛離開萌芽階段。


註釋:

  1. 此處用宣道使命,而非宣教,有以下原因:筆者過去牧會期間曾擔任堂會差傳事工的專責牧者多年。雖算不上經驗豐富,但也不斷在這方面思考、閱讀及觀察,愈來愈確信,宣教/差傳一詞不但在華人教會中已經變得陳腔濫調,其中傳達的概念及信息亦再無法承載神的使命(Missio Dei) 所指向的縱向深度。我們所「宣」的並非單純一個宗「教」 而已;「差傳」亦常常帶著「你蒙召去前方服侍,我在後方支援」的「精英主義」。「信徒皆祭司」仍流於口惠而多於實踐。2016及19年兩次應邀參加臺灣校園福音團契主辦、三年一度的青年宣道大會,發覺其中「宣道」一詞雖非 完備,但最少指出基督徒所宣揚和見證的並非單單宗教,而是「道」、「生命」和「同在」(參約一1~14),而且人人有分,不再「精英」(參約二十21:「……父怎樣差遣了我, 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2. Part I, 7A. (下載日期:2020年二月二十八日)。
  3. 參萊特:《宣教中的上帝:顛覆世界的宣教釋經 學》,臺北:校園書房,2011年;Craig Bartholomew & Michael Goheen: Drama of Scripture: Find Our Place in the Biblical Story. Grand Rapid: Baker Academic, 2004;湯姆.賴特:《新 約與神的子民》,臺北:校園書房,2013年;湯姆.賴 特:《福音新探索:當現代心靈與好消息相遇》,香港:宗 教教育中心,2017年。
  4. Christopher J. H. Wright, The Mission of God: Unlocking the Bible’s Grand Narrative, IVP, 2006, pp.22-23, “Fundamentally, our mission (if it is biblically informed and validated) means our committed participation as God’s people, at God’s invitation and command, in God’s own mission with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for the redemption of God’s creation…"(中譯摘自註3《宣教中的上帝:顛覆世界的宣教釋經學》:「基本上,按照聖經的整全啟示,我們的使命,是我們作為上帝子民,蒙上主邀請及差遣,盡忠全力參與祂在世界及人類歷史中已經不斷施行,為要拯救整個受造世界的工作――使命。」)
  5. 可參閱機構的國際網站:www.arocha.org
  6. Peter Harris: “The Faithful Presence of A Rocha." (an internal discussion paper, A Rocha International, 2010)。在這課題上近年有不少極具啟發的對話,參考柯羅奇著、鄭淳怡 譯:《創造文化:世界潮流中的福音新呼召》,臺北:校園書 房,2016;John G. Stackhouse, Jr.: Making the Best of It: Following Christ in the Real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James Davidson Hunter: To Change the World: The Irony, Tragedy, & Possibilit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Late Modern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David E. Fitch: Faithful Presence: Seven Disciplines that Shape the Church for Mission. Downers Grove, Il: IVP Books, 2016。
  7. 奧沙堡環境研究中心網址:http://ausable.org/
  8. https://www.reefsforlife.org/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