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世界的好消息

「古老福音~整全使命」文章系列 ~ 11

上一幕「上帝的故事」,在審判與好消息交錯的先知呼聲中落幕。先知所宣告的「好消息」,是上主耶和華將會再臨,要在子民中作王,一切都要更新。

然而,接下來將近四百年的光景,當中似乎再看不見有任何動靜:再沒有先知的呼聲,上主沉默不再說話。雖然有小部份子民已經獲准重回故土定居,甚至被毀的聖殿也被重建了,但昔日的光輝不再,上帝的榮光不在。連串主導當世的強權帝國,一個接一個地興起又敗亡,彷似「走馬橙」那樣,子民仍在這些國際狂潮波濤中漂浮,只能順應在一眾強權的興衰和控制之間,隨波逐流,苟延殘喘,沒有自己的國家,耶和華也沒有回來,「好消息」的應許,看來遙遙無期…

這段似乎有點過長的「中場休息」(Intersession),其實在幕後卻有大量預備工程在進行之中,為翻天覆地的新一幕,鋪設場景。

這是第四幕-「基督」。

沿着《舊約》的「大故事」脈絡,讓我們看清楚《新約》中「好消息」的來臨和宣告。首先,卻要請眾位留意一個重要歷史背景的典故。

公元前(主前)卅一年,有一件重大事件發生。當年羅馬共和國所管治的領域內,由今日的西班牙及法國,到土耳其、巴勒斯坦(猶太地)及埃及,經歷了將近十五年的混亂及內戰,最後由其中一位擁有凱撒(Caesar)銜頭的軍隊領袖屋大維(Gaius Octavius),在希臘愛琴海一場決定性的海戰中,以小勝多,擊敗最後一個大對頭安東尼。戰敗的安東尼僅僅與身邊少數人逃亡,輾轉去到他的最後根據地埃及。雖然,屋大維及效忠他的軍隊仍然要追趕這個敵人,直到一年後,才能在埃及徹底擊敗安東尼,令他兵敗自殺,但那場海戰實在太重要了,雖然大局還未底定,人人都已經可以預見,最終的勝利者將會是屋大維。當時消息傳至羅馬本土,宣告的人如此在公眾中宣佈:「好消息啊!好消息啊!凱撒Gaius終於打敗所有敵人,從此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從此刻起,羅馬世界真的不再一樣。新的秩序已然悄悄地開始,新的效忠要求也逼在眉睫。對效忠及支持屋大維的人而言,這當然是好消息;對支持安東尼的或其他屋大維的敵人而言,這卻肯定不是甚麼好消息,而是大禍臨頭;他們必須思量,作出選擇,究竟是要逃跑,遠走他方(其實又可以向那裡逃呢?),還是識時務一點,轉移效忠對象。

對所有人來說,這不單單是效忠與逃亡之間的抉擇。當時,這位羅馬轄境內最有權勢、並即將榮登最高統治者寶座的屋大維,不單手握絕對兵權及最高政治權柄,他也已全面控制着經濟命脈,即糧食的供應及生產地控制權,他更是國家宗教的首要代言人,甚至到了稍後,他甚至被尊為羅馬眾神之首在地上人間的化身。整個秩序確實不再一樣。

三年後,主前27年,屋大維經過整頓埃及和其他殘餘敵對勢力,終於凱旋返回羅馬城,正式大權在握,並接受羅馬元老院首次給予羅馬最高統治者的封號-Caesar Augustus。歷史亦以此刻為羅馬帝國的正式開始。這位屋大維,也即是《路加福音》中所提及的「該撒阿古士督」(或譯作「凱撒奧古斯都」),當時在那個很長的封號中,更包括「神的兒子」的稱號。在羅馬統轄的各地,再有宣告:「好消息啊!好消息啊!該撒阿古士督‧救世主‧神的兒子,現在已經正式榮登大位,統管天下,從此四境太平,真正國泰民安的時代終於來臨!大家一起歡欣慶祝吧!」實際歷史上也是如此,此後,羅馬安享幾乎近二百年相對和平繁榮的時期,史稱「Pax Romana」。

當日官方常以「好消息」(euangelion)來描述或形容凱撒的統治。其中一例,見於在小亞細亞地區出土的一塊耶穌時代歌頌凱撒的石碑(The Calendar Inscription of Priene, 公元前9年),碑文上如此刻字:「奧古斯督…神的兒子…是終結戰爭的救主…他的出生是好消息 (euangelion) 的起頭。…」。1 對照《馬可福音》開始的宣稱,可見並非巧合。

「好消息」這個字,就是希臘文εὐαγγέλιον  (euangelion),即是英語中「evangelism」傳福音/佈道; 「evangelical」福音信仰/福音派等等的字根及字源。

到這裡,大家是否看見聽見這個很明顯的平行對照嗎?大家聽見《舊約》先知書中有關「好消息」的回響嗎?耶穌的門徒和初代教會,他們就聽見了。

當時世間所公認的「好消息」,是「奧古斯都」終於登位掌權,天下不再一樣。

至於耶穌基督的門徒,以至早期教會,在那個如日方中的Pax Romana裡,卻以言說、以身體力行、甚至付上性命,以大眾都不會陌生的類似用語概念,宣告另一個好消息,一個絕對「另類」、宣稱天地真正的王者已經掌權的「好消息」,一個其實十分危險、打從骨子裡就抗衡、甚至顛覆那世間公認為好消息的「另類好消息」:

『好消息呀!好消息呀!那被稱為基督的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如今,他已經登基作王,祂已經掌權!看哪,王者基督耶穌的國度已經來到你們這裡了!神的國已經來臨,在地如在天!他更應許,很快就會帶着新天新地再回來!』

耶穌王者身份的顛覆意義,在福音書不同的記述裡是極為突出的。

聖經學者譚志超在『耶穌加冕的日子』一文中就如此評論:『[約翰福音18-19]這段耶穌基督在上十字架前與彼拉多交鋒的過程,我們常常只注意到其中的對話,但約翰卻留下一幅精心繪製的圖畫給我們:正牌君王的全權代表在做跑腿差役(彼拉多);而那被鞭打嘲弄的,倒在本是惡意被穿戴的君王服飾下,顯出真正王者的氣慨(耶穌基督)。

前後兩段有關彼拉多來往奔走的記載,凸顯出中間耶穌加冕的時刻。耶穌基督的死,乃是祂作王最高峰的一刻。祂被舉起來,便是得高舉、得榮耀的時候。祂的面目本來放光,閃耀著比太陽還要光亮千萬倍的榮耀。這一刻,讀者以信心的眼睛,在被嘲弄的景象中得以瞥見真相。

荊棘冠冕彷彿在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的真貌。』2

其實,不單福音書有如此強烈的信息,使徒保羅也同樣如此認信:

《歌羅西書》1:15-20

這段經文,以詩歌體裁來閱讀及聆聽,就更能領會其中重點。

保羅將讀者領回創造的記述,形容基督是天上、地下萬有的真正主宰,祂的地位與權能,遠超宙斯、阿波羅(天上)及凱撒(地上)所有的在位力量。當日人們認定那些各式神明,代表及統管着他們的各式訴求,包括生育、生產收成、平安,而凱撒則是地上一切政治、宗教、經濟、軍事制度之元首。但在保羅的宣告中,基督遠遠超越這些勢力。3

究竟,這是一位怎麼樣的君王?

祂那場決定性的勝利,並非憑着千軍萬馬、戰船利器,而是在十字架上,以「死亡」擊敗「死亡」!祂得勝的證據,就是那座空的墳墓。

祂是擁有天上地下所有權柄的主宰,祂卻也是那位為門徒洗腳的僕人君王。

祂是那位有權柄召喚十二營天使來為祂爭戰的大能君王,卻也是自願束手就縛的和平之君。

祂是叫風和浪都止息的宇宙君王(在猶太人的理解中,只有耶和華才能如此,故此他們事後極為驚怕),卻也是連枕首地方都沒有的人子。

祂是供應人所需的君王:以清水變美酒,使婚宴盡慶;以五餅二魚叫四千人、五千人吃飽,且充足有餘,彷彿似是那位昔日在西奈曠野裡以嗎哪每天供應子民的上主耶和華。

祂是將要再來執行審判的君王,祂卻同時親近世人眼中的罪人,宣告赦免。

祂的權柄並非來自軍隊、選票、擁護人數多寡、經濟力量…而是來自祂作為創造萬有之主的身份,萬有無論是可見的、不可見的,都由靠祂而造、藉着祂而造,也是為着祂的緣故而造。

祂國度的經濟並不似古往今來各種理論原則那樣,以不足(scarcity)為大前題,而是以豐盛(abundance)、分享(sharing)、憐憫(mercy)為大原則。

祂是不可見之神的形象(歌羅西書),是神本體的真像(希伯來書),即是真正的神的形象,是上帝真正而成功的全權代表,世人從他所言所行,就可以看見上主的真情操,看見上主自己。

祂以完全的謙卑順服,以受苦及犧牲,完成亞當和以色列沒有亦無法履行的身份及使命,在萬有中,反映造物上主君臨大地。

福音宣告:「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了」!

你是否真正明白這個宣告嗎?耶穌是主,是所有一切的王,已經掌權,這個看來古老的故事和概念,在廿一世紀又有甚麼直接及相關意義?這個古老的「好消息」,又是否也正在顛覆當今世人都公認的那些「好消息」?相信跟隨耶穌,又是否像我們經常所講:「接受祂成為我個人救主、我人生的主宰,此後得享永生」,就是那麼「簡單」呢?

我們這群自稱為福音子民(Gospel People)的群體,又是如何要被這個「好消息」所影響及模造?


上一篇

返回系列概覽


附註:

  1. 參考http://ntresources.com/blog/?p=428,另維基百科亦有如此條目: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lendar_Inscription_of_Priene
  2. 「耶穌加冕的日子」譚志超,《舉目》雜誌90期,及官方網站2019.2.21 (https://behold.oc.org/?p=38125
  3. 另參考學者Michael Frost 在使徒行傳13及詩篇2裡,和應及顛覆眾人對耶穌君王理解的評論-https://mikefrost.net/easter-more-like-game-of-thrones-than-peter-cottontail/;基督為另類君王的顛覆想像,在Brian Walsh 及其妻 Sylvia Keesmaat 合著的 Colossians Remixed 一書中,也早已震撼筆者的認知及心靈,也是其中一本重要著作,開啟我這個反覆思量的信仰再探索旅程。Brian J. Walsh & Sylvia C. Keesmaat, Colossians Remixed: Subverting the Empire, InterVarsity Press 2004 (中譯:《世界是耶穌的:歌羅西書的想像與實踐》華樂時﹑齊思美 著,申美倫 譯,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7);此外,在這重要課題上,以下兩書屬必須參閱詳讀之列:Scot McKnight, The King Jesus Gospel: The Original Good News Revisited, Zondervan, 2011;N.T. Wright, Now God Became King: The Forgotten Story of the Gospels, HarperOne, 2012。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d bloggers like this: